加为收藏 |  在线招聘 |  SSL VPN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研教学 > 专家访谈 > 正文
今天是 
就医指南
徐矿总院心血管内科祁春梅博士谈心肌梗死的防治
本篇发布于:2008-10-23 共点击:831次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病症,原来一直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少有50岁以下的患者。随着社会竞争加剧、饮食结构发生改变,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成为此病的“后备军”,而三四十岁的心肌梗死病人也经常出现, 但是很多人对此却没有重视,因此普及冠心病心肌梗死知识势在必行。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祁春梅博士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的某一分支发生了堵塞,从而引起该分支供血的一片心肌坏死,因为分支血管及梗死面积不同,后果不一。它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尤其是那些合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心肌梗死有先兆吗
     根据大量的文献报道,有1/2~2/3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1周内有先兆表现。  祁春梅博士解释说,先兆表现为与以往心绞痛的发作相比此时变得频繁,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疼痛加剧,多伴有大汗和濒死感。因此,遇到这种情况要有警惕,及时去医院诊治,采取相应措施,就可以避免一部分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二、突发心梗如何进行急救
   那么市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专家称,当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即呼救120,到有条件的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再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一旦发生意外,不能急于让病人坐起来,应马上给予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家里有氧气的应马上给病人吸氧。而当发生心脏猝死,病人心跳和呼吸停止时,要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立即对病人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防范猝死必须提防各类“心脏病”,尤其是过度劳累的人群,平时要注重自我保健,尽快调整好心态,缓解压力,纠正不良习惯,保持平和心态;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尽早去医院诊治。
     三、要警惕心肌梗塞杀“回马枪”
     祁春梅博士说,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消失,并不等于痊愈。心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使“回马枪”,卷土重来。有资料显示:心肌梗塞的复发率高达8.7%~29.6%,复发的时间以两年内为最高,占总复发病例的1/3~1/2,且相当多的病例可再次或多次复发,最多者可达6~9次或更多。每复发一次病情都会加重,故心梗病人出院后切勿掉以轻心。
     为此,心梗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防范:
     1、认真继续治疗原发病,即针对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等进行治疗。谨遵医嘱,合理用药,重点是合理应用降血脂和保护血管的药物,可中西药结合。高血压者要坚持将血压降至正常位,同时防止血压波动过大。
     2、注意防止和避免能诱发心肌梗塞形成的因素。如:过度劳累,长期高度精神紧张或情绪不佳,饱食、酗酒、大量吸烟以及受寒等。
     3、定期复查:重点是查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粘稠度等,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若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胸痛、胸闷或血压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应立即就医。
     4、加强自我保健: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防范。坚持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和低盐饮食,禁饮酒、浓茶、咖啡,禁烟,注意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睡眠充足(8小时以上),要午休。季节转换时期应注意保暖,谨防受寒,0℃温度是心肌梗塞最易发生的环境温度。要娱乐有度,看电视、玩牌的时间不可过久,更不宜看情节紧张、场面惊险恐怖的电影、电视。为了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每天清晨应饮白开水一大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5、讲究心理卫生,注意调节情绪。勿怒、勿忧,防过喜、过悲。
     凡事要处之泰然,保持怡然恬静心理。可作心理保健操,如静坐调息,意守丹田等。学会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轻松愉快的情绪有助于血压的稳定,对防止心梗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简单易记的心梗急救歌

   急性心梗不要慌,首先镇痛并吸氧。

   烦躁不安用安定,室颤猝死注意防。

   利多卡因是首选,静注静点要适量。

   溶栓抗凝及早上,心脏介入效最强。

   心脏减负心得安,减慢心率防耗氧。

   心衰主要减负荷,早期缓上洋地黄。

   静卧大便要通畅,不要急于下病床。

     专家简介

     祁春梅  主任医师(心内科) 门诊时间:星期一
     1992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十多年来一直在市级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独立进行内科及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成功抢

救各种重危病人。独立完成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获多项科研成果,《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江苏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

奖;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7篇。徐州矿务集团111拔尖人才,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优秀专家,徐州医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版权所有: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备案序号:苏ICP备10002942号
联系地址:徐州市煤建路32号 咨询邮箱:xkzyyxc@163.com 邮编:221006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苏公网安备 32039502000003号

Copyright © 2005-2014 [www.xzkwjt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