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炼成记
本篇发布于:2014-07-08 共点击:795次
医能治一病谓之巧,能治百病谓之良。陈令松就是这样一名良医。
陈令松,现任徐矿集团总医院淮海肿瘤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兼血液科主任,从医30年来,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优良的医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同行的尊敬。他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把探索医疗先进技术作为永恒的追求,成功诊治了大量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再障贫血等疑难危重病人,奇迹般地挽回了他们的生命。他坚持医术是根,医德是魂,恪守“用最小的医疗代价,获得最大的医疗效果”行医准则,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为病人减少经济负担。对病人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病人的呼唤,并且随叫随到。工作中善于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夯实了内科基础,在内科病疑难杂症及危重病人诊治方面颇有造诣。
2008年春天,周边某县的一位农民突然发热,皮肤出血,血小板减少,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效果欠佳。患者意识逐渐模糊,连夜转入徐矿总医院。陈令松火速赶往医院,经过他的探查分析和出血热病毒学检查结果,证实该患者所患疾病是目前很少见的出血热,经过一周的治疗这位农民即痊愈出院了。2009年秋,又有一位患者因全身无力及四肢水肿,多处求医均未确诊,绝望的病人慕名找到了他。在详细了解既往病史,结合患者现状,陈令松考虑该患者是血液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检查后确诊,给予适当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
2013年对于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张玲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她顺利诞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是患者外周血小板明显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上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他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女性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便血、尿血等症状,甚至并发颅内出血导致死亡。从15岁开始,张玲就因为子宫出血过多,需要大量的输血,一个月要输血4-5次,每次400ml。她想切除子宫来控制病情,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在全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张玲的爸爸想到了许多年前为女儿控制住病情的陈令松主任,到矿总院接受了陈主任的第二次治疗。考虑到患者家庭条件困难,陈令松以党支部书记的名义发起了全院献爱心捐款。张玲接受了手术及药物治疗,出院后继续完成学业并在毕业后赴外地打工。后来,与一同打工的老乡喜结连理并怀孕。但是当地医院得知她的病情后,没有一家愿意接受她在医院生孩子,因为她的情况容易产后大出血危及生命。就这样,远在异地的张玲打通了陈令松的电话,并很快回到徐矿总医待产。产科与血液科在她分娩前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救治措施,并在她分娩过程中随时待命。在陈主任的精心安排下,她终于成为一名母亲。
做为徐州医学院的硕士生导师,他非常热爱医学教育工作,关爱年轻医生和学子们。在平时科室查房时,他详细分析病情、一丝不苟、耐心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灵活的沟通技巧,真心为病人的赤子之心,使他成为受业者的榜样。去年11月中旬某天中午,他突然感到头痛不适,颈部发硬,可是,下午还有200多学生在等他讲授内科学血液病学。陈令松强忍着不适坚持走上讲台,快结束时头痛剧烈,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晕倒在了课堂上,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陈令松是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好几天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大病初愈,他仅仅休息了一周后就又返回工作岗位。
陈令松乐于挑战医疗难题,平时密切关注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研究动态,近年来进行大量的临床课题研究,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血液病贫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白介素-11在促进血小板生成方面的研究》、《JAK-2基因检测在血液病中的临床意义》等,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论著两部。获得市、局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多次被徐矿集团评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获徐州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两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今年肿瘤医院党支部又被徐矿集团评为优秀党支部。他还曾荣获江苏省政府“嘉奖”、徐州市政府“记功”和徐矿集团“风云人物”称号。
他带领全科医师共同进步,血液科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实验室检测方面开展的染色体、融合基因和流式检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性,为病人治疗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28年来,他收到病人送来不计其数的“华佗在世,妙手回春”、“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锦旗。陈令松用律己、廉洁、淡薄和拼搏,打造出一条良医之路。 (邓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