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53岁的李女士一向身体硬朗。然而,一个多月前,她突然莫名反复高烧,在当地医院排除了新冠肺炎等感染后,经历了药物退烧、发烧等情况。与此同时,她还伴有腋下疼痛、倦怠等症状。前后换了多家医疗机构,均未找到病因。当地医生建议她到徐州的大医院寻求帮助。李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徐矿总医院。
患者高烧接近40度,停药就起烧
李女士入院的时候高烧39.9摄氏度,浑身上下多处斑点状皮疹。触诊检查发现,其腋窝、腹股沟附近淋巴结肿大。
家人告诉接诊的徐矿总医院血液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徐金格。李女士患病已两周。开始的时候浑身乏力,家人以为是感冒,只是吃了点药。后来突然起烧,到当地医院就诊。打了抗生素后,发烧症状略有缓解。但是只要停药,便立即再次起烧,如此反复多次。
当地医院为李女士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全血细胞减少。当地医院以病毒性感染收治,为李女士注射头孢类药物,但是收效甚微,高烧持续不退。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李女士来到徐矿总医院求助。
徐金格一边使用左氧氟沙星药物控制患者体温,一边为李女士做了进一步的生化及影像学检查。发现其脾脏肿大、肝功能异常。
从血常规检查来看,李女士确实很像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但是她并没有感冒常见的鼻塞、打喷嚏、咽喉肿痛等明显症状。感染病灶在哪里,或者是什么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还并不明晰。
一边是家属心急如焚,一边是病因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诊断遇到了瓶颈、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查体的宋正霞医师,在李女士比较隐私的部位发现一个焦痂样的皮损。这是恙虫病的典型体征。
否认野外旅居史,医生使出“秘密武器”
徐金格怀疑,李女士很可能是被虫子叮咬,导致的感染。但是详细询问,李女士却表示自己没有在野外裸露过皮肤,更没有察觉到自己被咬了。
徐金格告诉记者:在古代“别来无恙”是一句很美好的问候和祝福语言。毕竟,恙虫真的很可怕。《风俗通》曰:“恙,毒虫也,喜伤人。古人草居露宿,故相劳问,必曰无恙。”
现代医学认为,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各种鼠类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恙螨是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人对恙虫病有普遍易感性,患者常有发热症状,同时有典型皮疹——焦痂形成。
焦痂是呈深褐色环形的伤口,中间像血凝块一样,摸上去比较硬,像烧焦一样,所以把它叫做焦痂。徐金格说,这种焦痂是一种被恙螨幼虫叮咬后的独有表现。恙虫病会造成肝脏功能、呼吸系统、心脏功能和神经系统损伤,并有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恙虫非常小,成虫体长不超过2毫米,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如果爬到人身上,往往会叮咬会阴、腋窝、腹股沟等人体隐蔽部位,不容易被发现。
所以,虽然李女士否认自己有户外旅居史,但是结合其病史以及身上有焦痂,徐金格决定为其进行二代基因测序检查。
很快,基因测序在李女士的血液样本中,找到了一种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基因片段,她最终被确诊患上了恙虫病。
冬季是恙虫病高发期,喜欢露营的小伙伴要注意
面对二代基因测序结果,李女士回忆起来,发病前2周曾和朋友一起出去露营,因为时间较短,所以忘记了。或许就是在那次露营的时候被虫子咬了。
徐金格表示:恙虫病南方多于夏秋季发病,常为散发,以6-8月为高峰,与降雨量集中的季节恙螨扩散有关。北方多发于秋冬季,发病以9-12月为多见,与恙螨及野鼠的密度增加有关。
血液科宋正霞主治医师告诉记者:恙虫病潜伏期为4到21天,一般为10到14天。养虫病发病后急起发热,体温可在1到2天内迅速上升至39至40℃以上,常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同时,还会出现以下体征:叮咬处出现焦痂或溃疡,是本病的特征表现,多在恙螨幼虫喜爱的湿润、气味浓厚部位,如腋窝、腹股沟、会阴、腰背部等,可见于70%-100%的患者,起初红色丘疹,后水泡,后坏死出血,后结成黑色焦痂,不痛不痒,无渗液,痂皮脱落成溃疡。淋巴结肿大,多在焦痂附近,可移动,伴疼痛。皮疹,多为暗红色充血斑丘疹,不痒,多在躯干四肢。部分患者出现肝脾肿大。常并发肝功能损伤,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DIC等。
喜欢露营的小伙伴如何避免被咬?
徐金格建议,野外活动最好穿筒靴和长袖长裤,扎紧袖口和裤脚,或涂一些防虫剂在外露的皮肤和衣服上。从野外回家要及时换衣洗澡,尤其要做好身体隐蔽部分的清洁工作。因为,恙虫特别喜欢人体潮湿而且皮肤柔软的部位。比如腋下,腹股沟等。尽量远离潮湿的地方,不要在草地坐卧,避免在草丛、树枝上晒衣服和被褥。
徐金格特别提醒:如果出现反复发烧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能:安!然!无!恙!
苏公网安备 32039502000003号
Copyright © 2005-2014 [www.xzkwjt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