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为收藏 |  在线招聘 |  SSL VPN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研教学 > 病例分析 > 正文
今天是 
就医指南
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1)
本篇发布于:2004-05-13 共点击:231次


   

 

一.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简史及概念的变迁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的发展经历了四大历程:即19世纪末的Halsted根治术,20世纪50年代的扩大根治术,60年代的改良根治术,80年代以来的保乳手术。Halsted时期认为乳腺癌的扩散是遵循时间与解剖学的规律进行的,初期沿着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后再出现血道播散,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乳腺癌是一种局部性疾病,若能将乳腺癌完整切除,就能获得治愈。因此Halsted创建了乳腺癌根治术,这一术式包括:①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的整块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除其表面覆盖的皮肤。③切除胸大小肌。④腋淋巴结作彻底的清除。这一术式是Halsted对医学的杰出贡献,一直是乳腺癌治疗的经典术式。而后来的扩大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其实质仍是遵循Halsted整块切除原则,只是主张扩大根治术者认为,内乳淋巴结也是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因此在手术时应同时清除;而主张改良根治术者认为胸大肌相对无淋巴管,胸肌筋膜是一个天然的防御屏障,因此手术时可将胸大肌筋膜切除,保留胸大肌或同时保留胸小肌,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远处转移引起的。随着普查及卫生宣教的广泛开展,早期病例的发现大大增加,改良根治随之广泛开展,其治疗效果等同于根治术,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渐渐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 20多年前,Fisher等学者提出对乳腺癌认识的生物学理论。其观点认为,①乳腺癌即使在早期也可以通过血道播散,因而乳腺癌一开始即为全身性疾病。②手术切除病灶和转移淋巴结,可以减轻肿瘤的负荷,改善机体对肿瘤的反应,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但无限扩大手术范围,除了并发症增加外,还影响宿主的免疫功能。③原发肿瘤的局部处理方式不影响生存率。④区域淋巴结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无防御功能,癌细胞可绕过淋巴结,或直接进入血道,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指标,而不是决定性因素。随着对乳腺癌认识越来越深入,上术观点也有所修正,见表:


Hasted的观点 全身性疾病的观点 近年的观点
  肿瘤的发展是机械式的,先有淋巴结转移,以后再引起血道转移。
   转移并非是机械式的,早期有淋巴结转移时,可已有血道转移。
   大多数病人是先有淋巴结转移,再有血道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播散的标志,说明有远处转移的可能。
   淋巴结转移是宿主与肿瘤的间的指标,常标志有远处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与宿主间的的标志,与以后远处转移有关。
  区域淋巴结对肿瘤的转移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区域淋巴结对预防肿瘤转移的屏障作用不大。
   区域淋巴结不是屏障,但淋巴结有转移者并非都会有远处转移。
 
  血道转移在肿瘤转移中并不重要。
   血道转移是主要的。   血道转移是重要的,但不是所有病例都有。
  可手术的乳腺癌是局部疾病,手术治疗可影响预后。
   局部治疗方式不影响预后
   手术治疗并不太影响预后,但对少数病人有影响。
 


由此,对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认识,改变了以往局限的Halsted理论,这些新的概念导致了乳腺癌治疗模式的改变,形成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在局部治疗上,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术后残存的微小亚临床转移灶的有效控制,以及女性在外形上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初起,乳腺癌外科治疗进入保乳手术时代。
 

 


版权所有: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备案序号:苏ICP备10002942号
联系地址:徐州市煤建路32号 咨询邮箱:xkzyyxc@163.com 邮编:221006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苏公网安备 32039502000003号

Copyright © 2005-2014 [www.xzkwjt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