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总医院多科会诊三镜联合为其取出异物
持续发热,脖子肿胀,咽部疼痛,咳出的浓痰又黑又臭……任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心生惊惧,恐是恶疾,而绝少有人想到这背后的罪魁祸首竟是一根小小鱼刺!记者从徐矿总医院了解到,2月4日该院收治了这样的一位患者:46岁男子不慎卡了鱼刺,因为没有及时就医,生生引发纵膈感染,差点丢掉了性命。
鱼刺卡过后持续出现黑臭咳痰
这个春节,安徽砀山46岁的吴先生(化名)过得真是糟心。从大年初二开始,他就感到咽部不适,被迫减少了进食,初三那天,又莫名出现发热,伴有明显咳嗽、咳痰,奇怪的是,那咳痰又黑又臭。“呦,这是咋回事?再咳就要把肺给咳出来了吧!”在家人的劝导下,吴先生来到当地的医院,然而胸部CT检查并没发现肺部感染,“既然肺没事,我还看啥,回去歇两天可能就好了”,于是,在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吴先生返回了家。
回到家后,吴先生的病情逐渐加重:脖子莫名肿胀、疼痛,身体持续发热,吃东西经常呛咳不适,只要一吃东西,甚至是咽唾沫,都会明显感觉到喉咙疼;更为难受的是,咳嗽咳痰太过频繁,一张嘴就是大口大口的浓臭痰,吓得家人手足无措。
“赶紧去大医院好好看看吧!”2月4日,家人联系上车将吴先生送到了徐矿总医院。在急诊,吴先生首先被怀疑是肺部感染,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纵膈处有异常。医生反复追问吴先生近段时间的生活状况,意图发现致病的蛛丝马迹。果然,吴先生最终说起,自己曾在初一那天被鱼刺呛到过。
严重纵隔感染或可危及生命
卡过鱼刺?这可不是个小事。据吴先生回忆,大约是年初一那天,家人聚在一块吃饭,他一不留神,鱼肉没剔干净就咽了,结果呛得喉咙难受,他用力咳嗽,想要把鱼刺咳出来,但尝试多次也没效果。他又想着,“既然弄不出来干脆就压下去吧,反正别在嗓子眼扎着”,于是特意吃了一些馒头,希望面块能把鱼刺裹下去。还别说,硬吞了几口馒头后,嗓子眼果真没那么扎得慌了,吴先生也就此放下心来。
后来,他不管是出现咳嗽还是发热,咽喉疼或是脖子肿,都没有往卡鱼刺的方面去想。而徐矿总医院的专家却惋惜得很,倘若他能早因鱼刺卡喉来就医,病情根本不会发展到如今这般严重。吴先生的情况究竟多凶险?徐矿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黄继江说,通过胸部CT和胃镜检查,得知鱼刺已经把吴先生的食管上部刺了个对穿,由于他没有及时处理,引发了纵膈感染。
“人体的食管、气管等和肺部、动脉等部位之间的部位称为纵膈,一般正常的纵膈部位是没有积液也没有气体的,但是吴先生的纵膈里面有很多积液和气体,这都是吃进去的东西从食管进到纵膈里面之后产生的。”黄继江说,纵膈感染是种较为严重的情况,病程一般比较长,一旦控制不好,中间出现抗感染失败等意外情况,很有可能引发全身性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三镜联合取出异物
因为憋喘,吴先生不能躺下,只能倚坐着,而自入院来,咳嗽一直未停,一口接一口地往外吐黑灰色的臭痰……看到吴先生病情如此紧急,徐矿总医院召集耳鼻喉科、消化内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等多位科室专人为其会诊,最后决定实施食管镜+气管镜+胸腔镜三镜联合为其手术取异物。
麻醉专家用最短的时间为患者进行双腔插管,黄继江采用胸腔镜将吴先生纵膈脓肿打开,进行冲洗,把脓液排出,同时,配合气管镜和食管镜把异物取了出来。随后又安排了洗痰、抗感染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值得庆幸的是,手术过后,吴先生的咳嗽咳痰症状立即就消失了,而且他的脖子肿胀也明显消了下去。术后第二天,当黄继江前去查房时,他居然能断续说出:“谢谢医生,你救了我的命”。要知道,因为严重的纵隔感染,他在手术前基本是发声困难,喝水都成问题。
从黄继江主任处了解到,吴先生目前还在通过鼻饲管进食,如果其复查CT并无感染异常的话,估计十天左右就可以恢复正常进食。
鱼刺卡喉毋轻视 尽快就医最关键
采访中,临床上被鱼刺卡喉的病例非常多见,大部分都是轻微症状,比如卡在了嗓子眼附近,也有深入一点的,卡到气道或消化道,而像吴先生这般引起纵膈感染的情况较为少见。
据黄继江主任介绍,大部分鱼刺都卡在咽喉部位,用内镜就能取出,一些鱼刺会进入食管卡住。人体食管有三处很狭窄,第一处是食道入口处,如果鱼刺卡在这里会引起吞咽困难;第二处在食道入口后7厘米左右,这里的食管外贴着主动脉弓,是最危险的地方。一旦鱼刺刺穿主动脉,可能造成大出血;第三处则是食管与胃连接的地方。
鱼刺卡喉了怎么办?很多人都知道不少“土办法”,例如猛吞米饭,馒头,或是喝醋。对此,黄继江指出,“吞馒头、喝醋等方法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鱼刺所造成的伤害”。首先,食醋的酸性强度并不足以软化鱼刺,有的人还对醋敏感,喝醋后可能会导致食管收缩,鱼刺更容易刺穿食道。其次,吞馒头或米饭的话,顺利下肚和越卡越深的概率谁也说不准,既有一旦造成鱼刺插得越深,则更容易引起化脓感染。
黄继江主任认为,误食鱼刺后,首先要观察鱼刺位置的深浅,若是卡在肉眼能见到的较浅的位置,可以通过旁人帮助,用筷子将其夹出;如果鱼刺落在了肉眼不能看见的地方,吞咽几次口水还是无法解决,最好尽快赶到医院处理,不要耽误了治疗时机。
苏公网安备 32039502000003号
Copyright © 2005-2014 [www.xzkwjt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