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马勇
在各种媒体上,宣传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实际比比皆是,但很少有人会去注意医院的幕后工作者——后勤工作人员。
30多岁的马勇是徐州矿务集团总院生活服务经营公司的一名管钳工,平时默默无闻地与水暖管和下水道打着交道。他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做为医院的一份子,他同样一直为患者付出着、奉献着。他的奉献如同他的工作一样是幕后的。
为何说他的奉献是幕后的?不仅仅因为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日常工作,更因为他默默地献了整整10年血,并因此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未见马勇前,想象着他应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但当见到他时,看到站在眼前的马勇身高1米6左右,皮肤略黑,有点羞涩,这更增添了对他的敬意。
马勇为什么选择献血?难道仅仅是因为道德高尚?马勇说,1996年,父亲因病住院,急需输血,当时是好心人为父亲输的血。当他看到一滴滴别人的血输到父亲的体内时,他的心被触动了,他第一次萌生了献血的念头,他要用自己的血回抱为父亲献血的好心人,回报社会。
虽然有了献血的念头,但是马勇一直没鼓足勇气去付出行动,因为他不了解献血。直到1997年,矿总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马勇带头报了名。
在当时,马勇对无偿献血还是一无所知的。走在血站的楼梯上,他看到墙上贴着用红纸写着“献血,只需要一点勇气”几个大字时,心里仍在惴度:只需要一点勇气?需要什么勇气?回忆起当时第一趟去献血的情景,马勇说:“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对无偿献血不了解,心里也不踏实,主要是怕打针,所以我献血的时候伸出右手,把头扭向一边,左手紧紧抓住背靠椅,心是砰砰跳,腿也在发抖。可是当针管刺进去的时候,只是感觉到一点点痛,然后也没有什么感觉,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二百毫升的血就献好了,我感觉献血也是挺容易的。” 献血之后,医务人员给了他一本宣传手册,一看他就明白了,原来血液是在人体内不断更新循环的,定时献血既不伤害自己,又利于他人。这样,第一次献血的心理障碍突破了,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从此他就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在医院工作的马勇看到每天都有人因为重伤或疾病需要输血,以后他就独自来到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每月一次,每次献血200毫升。马勇将献血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他说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只要自己符合国家献血的规定,他就会将献血一直坚持下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患者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1997年至今,马勇已经连续献血十年。十年如一日,马勇用他一贯的爱心,创造了令人敬佩和感叹的精神财富。如今,他已无偿献血十九次,献全血量达5400毫升、献血小板三十次,累计量达48000毫升,相当于十五个成年人的体内血量总和。而且每一次献血回来后,他都偷偷的将休假证明藏进口袋里,从没有因参加义务献血而影响正常工作。他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他甘愿奉献的行动让许多人为之感动。
十年来马勇先后获得99年中国红十字会荣誉会员证、2001-2003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1-2004年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第五届徐州矿务集团五彩阳光十佳青年志愿者等荣誉、2008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至奥运会期间,他三个月就献了三次血,同年10月份,获得无偿献血“生命奖章”。
看着马勇拥有的众多献血证和奖牌,以及做好事后人们对他的感激,不由得让人心灵震撼,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看见自己殷红的血液流进血袋中,都感到激动和自豪,自己的鲜血能够让生命重放光彩,这样的付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马勇的爱心,对社会的奉献,不仅体现在献血上。他还经常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捐款给急需的人。
去年5月份,马勇在媒体上看到一个6岁的小孩因严重烫伤而急救,但其父母是来徐打工人员经济窘迫,连为孩子治病的钱一时都难以酬齐。马勇看后,通过种种渠道找到重烫儿童,为他捐了100元钱。捐款数目虽然不多,但这已是马勇工资的1/10……。
今年“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先后用化名从银行往红十字会帐户上捐款500元,同时参加了院内组织的义捐活动。
在建设新徐州的关键时期,我们曾经探索“要什么样的市民精神”,马勇弱小的身躯却有着高大的人格,像他这样的人,当之无愧就是这样一个闪烁着“有情有义”崇高精神的徐州市民形象代表。
苏公网安备 32039502000003号
Copyright © 2005-2014 [www.xzkwjt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