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宣讲提纲
本篇发布于:2014-01-06 共点击:1073次
深化改革创新 奋力攻坚前行
刚刚闭幕的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谋求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求真务实,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为做好2014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会议深刻分析企业内外形势,明确提出2014年总体工作“改革创新、快中求优”的核心要求。这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打好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201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困难重重的发展环境,集团公司冷静把握发展大势,坚持底线思维,创新“两转”方式,在困境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业绩,预计全年全集团产煤2790万吨,控股电厂发电61.25亿度,完成营业收入275亿元,均完成目标计划,安全生产总体平稳,改革创新力度加大,职工生活持续改善,“两转”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些充分说明,集团公司果断实施调整改革,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加速推进转型转移,全力以赴保安全、调结构、促增收、惠民生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是正确、及时、有效的。
肯定良好开局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两转”发展中已经显现以及潜在的问题、困难和风险。向外看,受国内外能源结构深层次调整影响,我国煤炭经济进入长期承压发展阶段,高耗煤、高污染行业成为政策调控重点,“需求减、供给增”的矛盾增加了煤炭生产经营压力。向内看,集团公司战略转型仍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两转”增量尚未及时有效释放补位,企业发展缺乏一批强有力的项目支撑,今天的我们还远不到只分蛋糕、不做面点的时候。在正视风险的同时也应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有利于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国务院出台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政策,有利于煤炭企业减负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徐矿对外合作范围和层次提升,有利于打造经济升级版。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对困难和风险高度重视,又要增强责任意识,周密思考应对,坚定实现“两转”发展预期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5555”战略目标阶段性任务的重要保障。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徐矿的经济基础十分脆弱,产业规模不大,亏损单位较多,不少矿井亏损严重,面临重大生存危机。改革是保生存、谋发展的唯一出路,解决转型发展面临的难题,不深化改革不行,深化改革力度小了也不行。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在转型转移实践中,我们要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一场触及利益、触动灵魂的深刻革命,2014年重点要在规范公司治理、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制上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按规模效益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重塑企业文化等方面加以推进,以改革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增进企业活力。发展需要实干,改革需要行动。全集团上下必须有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的信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将改革目标转化为实际举措、实际行动、实际成果,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以改革保生存、促转型、惠民生。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单位各部门切实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的分析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奋力前行,以更大的智慧和担当奋力夺取实现“5555”战略目标新胜利。
坚决把“安全第一”贯穿生产建设全过程
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到生产和建设的全过程,严抓细管,打牢基础,确保安全生产,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对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全集团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从内心深处筑牢安全第一思想,正规上岗,狠反“三违”,奋力推进本质安全水平大提升。
把安全第一贯穿生产建设全过程,是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维护职工根本利益的现实要求。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把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鲜明立场和一贯作风,是我们做好当前安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安全是煤矿企业的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更是职工的生存之本、幸福之基,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的关键时期,各单位各部门要始终把职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把安全第一落实到生产建设全过程,融于每一名管理人员的道德血液,融入每一项安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以对企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环境。
把安全第一贯穿生产建设全过程,必须摆正关系、落实责任。徐矿作为一个百年老矿,本部矿井开采深度增加、自然灾害日趋严重;异地战场不断扩大、危险因素较多,安全管控难度不断增大。工作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是生产的前提,生产组织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这不仅是一个基本原则,这也是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红线。各单位要保持清醒立场,不逾越红线,不弄虚作假,努力想办法为生产创造条件,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从容有序生产,走出一条在安全中生产、在生产中安全的良性互动新路。要认真落实煤矿安全“双七条”,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生产单位的主体责任,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他律和自律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制度,真正把“原则”转化为“细则”,切实把安全工作要求落实到现场、传递到人头,防止行为偏差,保证生产安全。
把安全第一贯穿生产建设全过程,必须抓住现场、把好重点。安全工作是一果多因工程,要坚持科学保安,遵循安全工作的规律,抓住现场,把好重点,扎实开展各专业、各条线质量标准化建设,抓好规程措施和技术规范的落实兑现,超前分析瓦斯、煤尘、水害、冲击地压等重点危险因素,超前制定防范措施,把着力点放在现场,把安全工作做实做到位。全集团上下要牢固树立并认真践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不断强化安全知识学习,全面提高现场安全能力,精准执行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不规范行为,全面提高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能力,争当本质安全型职工。
安全是一条碰不得“高压线”,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努力为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安全环境。
开发第一资源 打造一流团队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呼唤领军人才的脱颖而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决定性因素在队伍。刚刚召开的2014年工作会议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致力于提升综合素质和增强保障能力,加快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领导人员和人才队伍。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下大力气抓好领导人员和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开发第一资源,要培育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抓住企业家建设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一把钥匙,开启了转型升级战略的强劲引擎。培养企业家重要的是实践,是创造易于企业家生存的环境,要建立领导人员自我提拔、自我奖励、自我淘汰、自我革命的机制,培育善经营、会管理、能赚钱的领导人员和经营者,大力培育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家文化,使其安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展其长、成其事。要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落实问责制、奖励制、末位淘汰制,在完善正向激励的同时,加大治懒、治庸力度,让面对风险不敢闯的庸官、热衷表面文章的昏官、无所作为的懒官没有市场,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开发第一资源,要让更多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转型升级的伟大时代给了徐矿人实现梦想的宽广舞台,开发好第一资源,就要让每个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企业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提出建立科学的人才考评机制,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做到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释放出干部职工追逐梦想的巨大能量,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梦想不会自动实现,机会不会自动到来,全集团上下要立足自身岗位,致力创新创造,珍视每一个梦想,做好每一项工作,共同开创徐矿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开发第一资源,要集结起转型升级的千军万马。目前集团公司正处于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期,抢占企业转型发展制高点必须加紧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要下大力气加快培养青年专业人才,实施百名人才素质提升培养计划,为35岁以下的青年优秀人才开辟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提供足够强度的支持,敢于压担子,跨越式用人,鼓励他们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尽快成长成才。要善于统筹企业内外两种人才资源,坚持实施有针对性、前瞻性的人才培养和开发制度,形成人才辈出的有力导向,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同时要坚持高端引领,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善于借用外脑,聚焦国内最具创新实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采取一事一议、外聘专家、按需支持等特殊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外部智力资源,加速打造一支本土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集团公司“5555”战略目标,凝聚着强大的徐矿力量,也为各类人才开辟了创新创业、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坚信,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徐矿振兴之船一定会在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奋力前行,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中扬帆破浪再远航!
重塑企业文化 加快转型重生
重塑企业文化是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凝聚全集团共同意识,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重生意义重大。
文化兴则企业兴,文化强则企业强。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徐矿集团在132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基业长青、文化致胜的企业文化战略,培育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体系,不断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激励着一代代徐矿人艰苦奋斗、创业创新。当前,集团公司转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企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形势任务与前些年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原有的文化体系已不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深化和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重塑企业文化,在全集团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精神支柱,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实践孕育文化,文化引领实践,企业转型需要文化作为支撑。TCL集团大获成功的全景管理模式展示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巨大力量。在企业发展中,人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因素。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共同的愿景和使命、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能够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引领发展。2013年8月份,集团公司根据企业内外形势的变化,将“十二五”发展目标调整为“5555”,这是到2015年底要实现的近期目标,中长期我们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建设极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大型能化集团。塑造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体系、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有利于提振发展精气神,引领6万职工上下同欲服务转型发展,企业转型升级也必将获得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重塑企业文化就是为获取这一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建设大型能化集团的强大正能量。
重塑企业文化需要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对重塑企业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建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企业文化表现形式,凝聚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发挥出应有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为我们重塑企业文化指明了方向。我们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必须是职工发自内心认同和拥护的,只有这样职工才能够自觉追随这种文化前行。因此,要坚决摒弃仅仅凭借一些人“想当然”的理解去摸索,或者仅仅去总结、提炼看似非常漂亮的“大道理”的做法,要根植于企业和职工实际,发掘培育自己的文化。要特别注意把行为准则植入内心深处,切忌只是变成口号、标语;要建立发自内心认同的价值观念,建立具体实用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切忌变成无法落地的“假、大、空”的追求和理念。
重塑企业文化需要各级领导人员模范带头。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领导人员的一言一行,职工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不可能取信于民,更不可能赢得职工群众的尊敬和效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各级领导人员要身体力行作表率,带头践行优秀企业文化,做到正直、宽容、敬业、有远见,倡导公正、诚实、团结、靠努力公正获得进步和利益的风气;要多当运动员、战斗员,说真话、讲实话、办实事,追求效率、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为企业转型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办好民生实事 汇聚发展合力
做大企业、分好“蛋糕”、办好民生实事是集团公司的不懈追求。在当前经济困难的特殊时期,全集团上下要坚定转型发展信心,理性看待利益调整,爱岗敬业多奉献,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办好民生实事就是为企业转型升级积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广大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企业经济比较困难,推动转型升级、实现“5555”战略目标,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努力。福利待遇一直是职工最关心,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困难时期,保障职工的基本福利待遇有助于凝聚人心,赢得职工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励大家自觉投身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中去,为集团公司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办好民生实事关键要千方百计地多增收多创效。多增收多创效是办好民生实事的基础,如果没有发展,企业不强,一起都无从谈起,什么也做不了,更谈不上造福职工,改善民生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企业壮大了,发展快了,才能保障职工收入,才能有能力办好更多的民生实事。各单位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精神,以“绝地奋起”的干劲和冲劲想办法、寻突破,高质量、高效率地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开发优质新项目、开创非煤产业新局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跨越,为增进职工幸福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力争井下一线职工收入稳定增长、其他人员收入同比不降低。广大职工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财富创造和财富分享的关系,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壮志,凭借劳动、才智和能力为企业创造财富,个人也可以在服务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办好民生实事必须以满足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职工群众的实际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决定了企业民生建设的水平。各单位各部门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深入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需,把职工的实际需要作为民生工作的第一信号,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加以满足。要抓好棚改收尾工程,加强“两堂一舍”管理,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扎实开展技能培训促就业活动,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富余人员成为创业者、企业家。要突出关心弱势群体,实施好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基金、一加一帮扶、送知识送技能工程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切实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针对个别职工提出的超前福利或者是不符合政策规定、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个人需求,通过宣传、解释、协商等方式加强沟通、理顺情绪,让职工认识到过于超前的福利待遇无异于透支未来幸福,既不利于企业加快转型振兴,也不利于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和民生持续改善。
办好民生实事必须要严格落实。办好民生实事,维系万家,事关全局,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必须言必信、信必果,切忌说起来重要、办起来次要。集团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对改善民生工作已经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企业当前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关系,以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各项民生措施,一桩桩、一件件的抓好落实。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和难易程度,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设定时限,切实贯彻落实。总而言之,办好民生实事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要真心解民忧、用心谋民利,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
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党建工作融入转型升级大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5555”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当前,企业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可以说是任重道远。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创建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推行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企业按照效益规模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没有哪项任务不是需要涉险滩、攀险峰的。改革创新的任务越繁重、越复杂,就越需要坚持党的领导,越需要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关系企业转型升级的进展成效。只有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进入管理起作用,推动发展有作为,使党组织成为坚强有力的政治核心和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才能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要加强先进性建设。面对“两转”发展艰巨复杂的任务,找不到重点领域、抓不住关键环节,思想引领、组织动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就难以发挥党的先进性,推动发展大跨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要积极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做到参与不越位,履职不失责。要严格选人用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争当“徐矿功臣”。
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要加强作风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三个自信”,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只有时时处处为职工作示范、当表率,才能让职工跟着来、一起干,不断增强职工群众投身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收尾阶段,要按照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要求,健全改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固化下来、坚持下去。各级领导人员要牢固树立谋企业发展、为职工服务的意识,多深入一线,多深入职工,转作风、接地气,用实际行动鼓舞职工士气。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人员要始终如一、善做善成,让良好的作风一点一滴转化成习惯和方式,当好改革创新排头兵,牢牢把握转型发展主动权。
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要加强党的基础建设。基础是关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面对复杂的内外形势,打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必须加强宣传思想和党的群众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集团上下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适应企业管控模式、产业布局的发展变化,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机构、配强队伍,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使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支持纪检机关履行职责,为转型升级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