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消化系统疾病
入冬后,部分地方的居民有进补的习惯,习惯吃一些味甘、肥厚的食品,以便增强肌体的御寒、防病能力。
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人绝大多数都是营养过剩,根本不用另行进补。
此外,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这些疾病患者,冬季应少吃辛辣刺激的食品和火锅,以免病情发作、加重或增加疾病的治疗时间。偶尔吃火锅时不妨多喝些面汤、开水,冲淡一下食物的刺激作用。有胆结石、胰腺炎疾病的患者,冬天喝酒、吃火锅、过多食油腻食物,很容易诱发胆囊炎或胰腺炎,因此一定要多注意。
肝病病人尤其是肝硬化做过分流手术的患者,还应尽量避免食用蛋白质含量过高、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引发血氨升高,导致肝昏迷。
■脆弱人群:饮食不正常者,尤其患慢性消化疾病的中年人。
■专家点评:消化内科专家说,秋冬季节交替时,人体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给以消化性溃疡为代表的消化道疾病制造了温床。患者会有腹痛、反酸、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
■预防招数:注意保暖,饮食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不宜吃生冷及苦寒食物,可适当饮低度酒,但只能少饮。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以保证热能的供给。
■小贴示:吃火锅要适可而止,吃完后要多喝开水或浓茶。
No.2 呼吸系统疾病
气温骤降,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病人明显增多,门诊上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多,其中又以老人、儿童等抵抗力较低的人群为主。有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病史的病人,随着天气转冷也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诱发原有疾病,慢阻肺疾病患者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哮喘患者则会严重发作,因此在气温骤降的冬季,人们应当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加衣物。老人、儿童和有慢性呼吸道病史的人群应当在秋季提早注射流感疫苗。慢阻肺病人和支气管哮喘病人,可口服预防呼吸道常见细菌感染的药物——气管炎菌苗片,以增强肌体抵抗力。
与寒冷一样,干燥同样是呼吸道的大敌。干燥空气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局部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冬季要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当的湿度。冬季适量喝些梨水、蜂蜜水、甘蔗水也有利于保护呼吸系统。
■脆弱人群: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
■专家点评:天气变冷后,最先经受考验的是呼吸系统。浙医二院呼吸内科主任沈华浩教授介绍,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例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喜欢趁着寒冷“入侵”,以阻塞性肺炎为代表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也会在冬季急性发作,而对季节很“敏感”的哮喘更是不会放过作乱的最佳时机。
■预防招数:首先注意保暖,室内室外衣服更换,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一旦发生传染病要及早隔离,不要擅自滥用抗生素,以免掩盖病情。其次推荐打流感疫苗,加强锻炼提高体质,房间和工作场所通风,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一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拍片。
■小贴示:不要因为怕冷就一下子将自己“裹”在厚衣服里,而应适当增加耐寒锻炼。
NO。3 心脑血管疾病
每年11月份左右和元旦前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两个高发期。原因在于突然下降的气温会造成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北方干燥的气候也容易使血黏度增高。同时,有研究证明,心脑血管疾病与炎症的发生有很大关系,而近段时间气候突变造成感冒(细菌感染引起)人群增多,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如何预防呢?防寒保暖依然是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注意保持生活节律的稳定,有锻炼习惯的人,时间应以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为宜,原因在于早上人们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一天中发病的高峰期。过早起床锻炼,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进一步加强了发病的可能。
医学证明,心梗3小时内通过手术或药物将梗塞去除,缺血区的心肌基本不会发生坏死现象,预后是比较良好的。但一旦超过3~4小时就会造成心肌坏死,即使通过药物或手术也难以逆转。因此一旦出现胸疼、胸闷的症状时要及时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如果5~10分钟后还不能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心脑血管患者应当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或因生闷气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诱发疾病。在供暖的房间内,出门前应先在门口打开门适应适应,避免直接出门时,冷空气刺激血管,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脆弱人群:老年人
■专家点评:徐矿总医院心内科主任祁春梅介绍,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寒冷刺激可使人体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骤升,而老年人本身存在的器官进行性病变则使得血压波动更大,严重时可诱发心血管突发事件或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患者也容易诱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预防招数:首先,随着天气的冷热变化,随时调节穿衣,不要让身体受凉。其次控制体重,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应小于6克,不要喝凉水或吃冷的食物,晨练之前,晚上睡觉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便于稀释血液,以利血管相对畅通,避免疾病的再次发作。再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小贴示:老年人冬季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早晨8-9点钟为好。
NO。4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患者冬季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足了,一旦治疗不当很容易出现感染致使病情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除了要穿宽松的鞋袜、经常换袜子、勤洗脚保持脚部清洁外,每晚还应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以利于防寒保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不用热水袋、热水瓶、电热毯取暖,以防止烫伤。
此外,糖尿病人冬季还应注意饮食搭配,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证足够维生素的摄入。胡萝卜、西红柿等红色食品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感冒的作用,可以适量食用。再者,糖尿病人还应当养成多喝水、多喝汤的习惯,以便利尿、清除体内废物和促进氨基酸的吸收。
对于甲状腺亢进患者,由于属于高代谢人群,肌体抵抗力低,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多,冬季应当多吃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注意多饮水、多休息、少吃紫菜、海带等含碘量高的食物以及浓茶、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脆弱人群:中老年人、已患有糖尿病的人
■专家点评: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华燕吟介绍,冬季人们多吃油腻重味食物而运动却减少,身体会迅速发胖,而肥胖正是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寒冷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容易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另外冻伤也是发生糖尿病病足等并发症的重要诱因。
■预防招数: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适当运动,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对调节血糖很有益;冬季控制食量,最好能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绿叶蔬菜,少吃淀粉及高脂类食物。
■小贴示:糖尿病患者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NO.5 皮肤科疾病
每年冬季,银屑病、湿疹、皮肤瘙痒、鱼鳞病、单纯皲裂、冻疮、多行性红斑等皮肤科疾病的发病率都很高,这与寒冷空气的刺激有很大关系,因此从皮肤科的角度来讲,是不提倡“秋冻”和“冬冻”的,这就要求在入冬后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爱美的女孩虽然注重头、手、脚等局部的保暖,却忽视全身的保暖,衣服经常穿得非常单薄,这同样容易诱发一些皮肤科疾病。因此,冬季保暖一定要局部保暖和全身保暖并重。
具体来说,银屑病应当防寒保暖、预防各种感染,同时保持心情舒畅;湿疹属于全身免疫性疾病,寒冷是其诱因,因此应当注意保暖,配合抗过敏治疗,反复发作者可以吃些维生素E和6542等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药物。
冬季皮肤瘙痒症多属于干燥性的,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这类人群日常生活中要少洗澡、尽量避免使用洗涤剂,可以用些润肤的浴液,洗完澡后应当及时使用开塞露、护手霜或一些润体霜;治疗冻疮时,除了防寒保暖还应除湿,服用维生素E和6542或局部使用冻疮膏、樟脑霜、肝素钠霜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脆弱人群:中老年人或者干性皮肤的人
■专家点评: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潘卫利介绍,冬季皮肤最容易受到干燥与寒冷的侵害。干燥气候会让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指腺的分泌明显减少,就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肿。寒冷则会引起冻疮、多形红斑等皮肤疾病。
■预防招数:保温防寒,尤其是做好皮肤裸露部位的保暖措施;避免使用劣质护肤品;穿着尽量柔和,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做内衣等;加强皮肤锻炼,例如坚持洗冷水脸,冷水擦身等;同时还需注重食物保健。
■小贴示:洗澡次数不要太频,水温也不要太高,尽量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浴液,洗过澡后应涂抹含有保湿成分的润肤品。
NO.6 骨科疾病
在冬季也是骨科疾病多法及复发时期,尤其是那些骨病老患者。这是因为很多骨病一旦受凉受潮湿就容易诱发。所以大家要在冬季注意衣物添加、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天气有变化前提前采取预防,这样才可以有效预防骨病在冬季的加重。
■脆弱人群:中老年人和骨病老患者
■专家点评:关节炎患者常常被大家笑称为“天气预报员”,原因在于随着冬季气压的降低,他们的关节压力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寒冷温度刺激后滑膜炎症也会随之增加,继而表现为关节僵直和疼痛,因此关节炎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明显,骨质疏松患者和痛风患者在每年冬春季节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
■预防招数:冬季人们首先应当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关节疼痛症状加重。骑自行车、电动车出行的人,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保护关节。此外,根据关节炎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体育锻炼:下肢骨性关节炎患者应当避免长时间的站立和跪立;颈腰椎骨关节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的坐、站,以免加重病情。
■小贴示:冬季一定要做好防滑工作,避免意外跌倒造成骨折。
NO.7 肿瘤
寒冷的冬季来临,这个时期对肿瘤的防治十分关键。每年秋冬季节肿瘤患者复发的比例大幅增加,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这与患者因天气原因产生的抑郁症有关,这直接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直接影响到肿瘤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因此,冬季到来时家人除了应注意患者的身体情况外,对他们的心理状况也不能忽视。
■脆弱人群:肿瘤患者
■专家点评:肿瘤患者身体虚弱、机体免疫力低,天气变冷时很容易引发机体不适,气温突降时还很容易感冒,一系列连锁反应诸如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降低、肿瘤治疗用药效果变差等也接踵而来。因此,肿瘤患者尤其是肺部肿瘤患者和放、化疗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预防招数:冬季保健从内外两方面展开的。所谓“内”主要是指心态要好,特别是在草木凋零、天气阴沉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的冬季。保持好心态不仅是患者的事,也是家属的责任。如果家属对治疗没有信心或者整天情绪低落,那他们的负面影响会更具“杀伤力”。因此,家属不仅要经常与患者沟通,倾听、鼓励他们,还要学会用自己的好情绪去影响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孤独,自己的病并不恐怖。好的心态和情绪不是靠“想”得来的,人们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获得,比如下棋、看书、聊天等等。在不影响身体的情况下,家属应帮助患者回归社会,鼓励他们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
所谓“外”主要是指饮食、锻炼等针对身体的保健。均衡的营养对病人身体的康复、体质的增强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不少人又把饮食保健看得过于重要,常问哪些东西应该多吃,哪些应该少吃,过度进补或忌口,结果适得其反,让病人出现被动偏食的情况。对肿瘤患者来说,确实存在一部分食物不宜吃的情况,但并未达到需要严格忌口的地步。以乳腺癌患者为例,她们应避免食用激素喂养大的鸡鸭,因为她们发病的诱因之一就是雌激素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乳腺癌患者不能吃鸡,如果是土鸡,她们依然能够食用。如果还处在放、化疗时期,那饮食应以谷类、蔬果为主,配以易消化的鱼肉、鸡肉,忌油腻,总体原则是低脂肪、少量优质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可服用一些灵芝孢子油、破壁孢子粉类产品进行辅助治疗,它们不仅能缓解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对提高免疫力也有积极作用。虽然冬季人的胃口相对较好,是进补的好时节,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以人参为例,它可以提高免疫力,所以是人们进补的首选。但人参比较燥,因此阴虚火旺的人就不适合用它进补。
■小贴示:尽量避免在有雾的早上外出,即使没雾也最好在9点多出门锻炼。运动量不能太大,以不觉疲劳为宜,为达到锻炼目的,运动最好持之以恒。
NO.8 肛肠科疾病
冬季是肛肠疾病好发的季节。除气候因素外,此时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又因为天冷,不少人又开始吃辣、饮酒吃肉以增加体能,还经常喜欢吃火锅,烧烤等食物,这些都是引发和加重肛肠疾病的主要原因。于是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肛肠科患者最多的时期。
■脆弱人群:溃疡性肠炎患者、慢性结肠炎患者
■专家点评:
慢性结肠炎患者大多是脾肾阳虚,本身比较怕冷。由于冬季天气变幻无常,稍不注意就会腹痛、腹泻,有溃疡性肠炎的病人因此还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出现黏液血便、脓血等症状。
由于肛肠科患者治疗时要脱掉裤子检查、换药、坐浴,天气冷时比较容易受凉感冒。因此,趁气温还不是太低时,有肛肠疾病的患者要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招数:预防便秘和痔疮等肛肠疾病,重要的在于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1.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是受意识支配的,若经常抑制便意,则可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逐渐失去其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长,水分过多吸收而变干硬,干硬粪便压迫直肠,致痔静脉回流受阻,而形成痔疮。
2.注意饮食习惯。补充含粗纤维量高的食物,食用酸奶、蜂蜜等食物培养肠道有益菌,少吃烟熏食品,多吃新鲜水果、绿色蔬菜。也可适当服用一些市售的维生素C、A、E制剂。
3.加强运动锻炼。每天应有一定的活动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增加饮水量。每天至少喝4次水,最好是空腹饮水,然后做仰卧起坐1~2分钟,或沿着结肠走向顺时针按摩腹部,刺激肠道、促进肠蠕动。每隔1~2个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5.排便时要专心。便秘者在没有便意时也要去蹲一蹲,养成习惯,像程序一样,坚持下去就会有好转。同时,在排便时不要看报纸小说和听广播。
慢性结肠炎患者冬季饮食要避免食用过凉的食物,注意保暖和饮食起居的规律性。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喝些姜糖水(生姜3~5片、红糖适量泡茶),以利于结肠炎的预防和恢复。
■小贴示:注意饮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坚持每天进行提肛锻炼,久坐久立后,适当变换一下体位;积极治疗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排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清洗;配合合理的饮食,多饮开水,多食易消化及粗纤维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和黑芝麻、胡桃仁、蜂蜜等,避免嗜食煎炸、辛辣食物。
NO.9 妇科疾病
冬季是妇科保健的薄弱时期,人们往往过多地注意防寒保暖,忽视了妇科炎症的预防。随着冬季气温的日趋下降,人们身上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身体被厚厚的各种衣服包裹得严严实实,增加保暖效果的同时也造成了肌肤表面空气长时间停留,无法形成空气的正常流通,各种细菌在此条件下容易生长、繁殖,给身体带来众多的不安全因素。此外,不少女性喜爱的塑身内衣裤,也会影响局部空气流通,导致细菌滋生,加重某些妇科疾病的发生。再加上岁末年终,很多女性白领工作繁忙,加班加点,忽视个人卫生,也是导致妇科炎症高发的重要因素。
■脆弱人群:孕妇、妇科炎症患者
■专家点评:对于一些已经患有妇科炎症的朋友来说,冬季也是一个极易导致妇科炎症恶变的时期。如果不谨慎预防或不积极治疗,很容易导致炎症不断加重,蔓延到子宫、附件,甚至引起不孕。另外,冬季气温低,阳光也不如夏季充足,很多孕妇容易因光照较少,出现腿抽筋等缺钙现象。因此,在冬季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孕妇要多晒太阳,以增强对钙的吸收能力。日常饮食中不妨多喝些牛奶,但补充维生素D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预防招数:防治妇科疾病方面应以预防为主,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如果发生外阴瘙痒或白带增多症状不要讳疾忌医,要及时诊治,千万不要自己乱用药或为庸医所骗而耽误病情。只要平时在各个环节注意卫生,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孕妇冬季要尽量避免去空气不流通、人多的场合,以预防风疹、流感病毒感染,避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月经期女性入冬后会大量失血,很多女性表现为虚寒体质,还很容易出现痛经和冻疮的症状,此时不妨适量食用一些当归、生姜或者羊肉汤,以起到补血、驱寒、补虚的作用,也可食用当归四逆汤以及少腹逐淤汤,同样能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经、止痛的功效。
■小贴示: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不透气的内衣裤;换下的衣裤要用肥皂水洗净,放日光下暴晒或用饱和盐水浸泡消毒。
NO.10 儿科疾病
多数病毒在气温降低时容易大肆繁殖,且迅速播散,直至感染人类。而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体内能抵御疾病尤其是抵御传染病的抗体,无论从种类还是从数量上都明显低于成人,因此极容易染上冬季病。
■脆弱人群:婴幼儿、儿童
■专家点评:每年冬季,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哮喘、过敏性紫癜等过敏性疾病,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适当进食梨水、蜂蜜水、菊花茶、莲菜、甘蔗等具有清热润燥作用的食物。
■预防招数:屋里应当每天定时通风,使用加湿器保持适当的湿度,尽量让孩子少去人多、密闭的公共场合。有哮喘和过敏性紫癜病史的孩子外出时要戴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和呼吸道感染。
在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儿童们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居住的环境要定时地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被褥要经常进行日晒等;防肺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地增减衣服,在家长的带领下,科学锻炼身体,使机体能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儿童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保证饮食的清洁,多饮开水等。
预防冬季儿童病,除了坚持体育锻炼、合理增减衣服、搞好室内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换气等基本措施外,姜医生还提供了以下一些特殊方法:
首先,做好预防接种。儿童应按计划免疫程序全程预防接种,体弱儿童在冬季来临前,要注射当年生产的儿童流感疫苗。
其次,进行饮食预防。儿童需按时就餐,营养要丰富而均衡,多喝汤食。在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寒冬时节,每天最好吃几瓣大蒜或几段大葱,这对预防流感有效;大葱浸泡液对预防百日咳有一定作用,此外,秋梨汤对防治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功效。
再次,要保持儿童居室适宜的温度和适度。儿童居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流通,室温在22℃左右,相对湿度在45%至55%为宜。儿童的睡眠应充足,饮食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杜绝彻夜玩游戏。
■小贴示:可选用中药来预防。在医生指导下,儿童可考虑选用麻杏石甘汤、上青龙汤、人参白虎汤、银黛菜等方剂加减,都有一定的疗效。对病程较长者,可采用补脾益肺、化痰止咳法。贯仲10克泡水当茶喝也能预防感冒等;板蓝根20克熬水当茶饮,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