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从医院走进家庭
其实,移动医疗并不是新名词,传统上就有飞机医院、手术汽车、体检大巴、轮船医院及远程医疗等。移动远程医疗发展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代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远程医疗最初萌芽于美国国家宇航局对宇宙飞行中的宇航员进行医学保健遥测和监护,受制于当时的信息技术还不够发达,信息传送量极为有限,远程医疗发展较为缓慢。
第二代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随着通信和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美国和西欧国家在远程会诊、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会议和军事医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第三代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目前正处于远程医疗的快速、全面发展时期,逐步呈现走进社区,走向家庭,更多地面向个人,提供个性服务发展的特点。
移动医疗革命带来智能医疗产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远程医疗也开始与云计算、云服务结合起来,众多的智能健康医疗产品逐渐面世,如远程血压仪、远程心电仪,可提供日常医疗预防、医疗监控服务,远程医疗也从疾病救治逐步发展到疾病预防的阶段,因此,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医疗革命。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为: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数以百计的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软件被广泛应用,在2013年后,腾讯、新浪、搜狐等互联网厂商已经颠覆传统行业,民众开始接受这些互联模式,各种移动APP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各种可携带生物数据采集设备可以获取医学影像资料及生物体征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送共享。
可携带医疗设备已走上医疗舞台
目前,可携带医疗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各种专业设备可以获取如心率、血压、心电图、血糖、血脂、血氧、眼压、睡眠、生物影像和运动等数据;非专业设备包括:手表、腕带、感应器等可获取基本生物体征数据以及运动数据。
移动医疗已经不是Google Glass、Galaxy Gear和Nike+ FuelBand SE等酷炫组合,而是实实在在地来到我们身边。
所有这些,为传统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医疗问题。
预计移动医疗行业将很快就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随时监控健康的小玩意
可穿戴式设备将颠覆传统的医疗领域,开启医疗细分领域的智能化。下面我们盘点一下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的可穿戴式设备。
Orcam 眼镜
Rewalk 外置机械骨骼系统
Nixie 可穿戴相机
Oxitone 腕带式心脏监测器
Sproutling 智能脚环
Oculus rift 虚拟现实眼镜
Ever there 医疗报警装置
Bird 智能指尖传感器
Owlet 智能婴儿袜
Arc pendant 导航项链
心脏监护
在心脏病监测中,一次心电图难以扑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可穿戴式的设备可以帮助患者监测并记录心电数据。可穿戴式心电检测设备,不仅可以有效地记录动态心电图(DCG),还可以连续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和睡眠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及时发现常规心电图(ECG)不易发现的心率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客观依据。比如 Ihealth的无线动态心电图监测,其监测器内置电极和监视器,可放置在普通衣服的里面。监测器所收集的数据可以无线传输到用户手机中,然后自动发送到云端,使医生可以轻松访问这些数据。
血压监测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患有高血压的病人需要测量血压时,需要按时把测量的血压值给记录下来,而且还要经常把记录的数值汇总发给医生。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可以24小时动态监测用户的血压数据,向医生提供不同时段的血压数据信息。麻省理工学院在2009年就开发出了能长时间连续测量的“可穿戴式血压计”,能够24小时连续测量血压。
另外,水银血压计使用不方便且极不环保(国际水俣公约要求全球2020年后禁汞)、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测量误差大且容易误诊,市场迫切需要一款既准确又方便环保的血压测量工具。一种新型自动血压计,采用听诊法原理设计,通过内置臂带的电子听诊器探测柯氏音,以压力传感器精准自动记录压力值,将医生人工听诊测量血压的过程自动化。
血糖监测
传统的血糖检测是通过监控餐后或空腹血糖,但是餐后或空腹血糖的测定,只反应患者的某一个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并且容易受到饮食、心情和糖代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血糖的波动较大。而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可以实施动态监测血糖,更好的掌握血糖的变化,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健康管理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用于个人健康管理的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通过这些监测到的数据,可以对用户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风险 评估,并结合数据给出一些睡眠、饮食、运动和服药等个性化的改善建议,让用户保持一个较稳定的身体健康状况。目前,各大公司都发布了相关的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用于个人的健康管理。
未来会有哪些“随身医生”
未来,手机硬件将有精度越来越高的显示,更好的摄像头、更好的存储和更快的网络。未来3~5年,手机硬件将成为推动mhealth发展的引路者。此外,随着监测设备的变化,医疗检测将家庭化、小型化。市场预测可穿戴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至少占可穿戴设备的50%份额。可穿戴设备将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一场革命(微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化),不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电离子透入贴片可以治疗头痛,智能眼镜可以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唤起容易忘记的人和事等。
其他可能的治疗技术包括:
电疗
电疗就是可以通过电刺激放松肌肉,促进某些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电疗的典型应用包括毒瘾治疗、下身麻痹及四肢瘫痪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等。且由于这些治疗需要接受长期或间歇性的刺激,可以有迫切转化为可穿戴设备的需要。
磁疗
磁疗法即磁场疗法,原理是通过磁场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市场上与之相关的可穿戴治疗设备有磁衣、磁疗腰带、磁疗腹带、磁疗帽等,用于镇痛、消炎、止泻、降血压、降血脂等,但其效果仍需深入评估。
超声疗法
超声可以起到刺激组织再生、增加纤维组织的延伸性的功效,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透皮给药
透皮给药系统(TDS)是指药物以一定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循环从而产生药效的治疗系统。促进药物透析的方法主要为物理法(离子导入、电致孔、超声导入、微针、光械效应促渗等)和化学法(前体药物、化学促渗剂、超饱和溶液等)。这种给药方法使得药物不会被肠胃破坏,并能长期保持药物浓度,近年来是研究热点,也是穿戴式治疗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
未来,软件开发将更偏向专业健康管理、家庭医疗、生命档案类,将提供数据服务、预警服务、个性服务。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也在逐渐清晰,可以有向医生/医院收费、向患者收费、向保险公司收费以及向药企收费等多种模式。
移动医疗将改变健康从业人员和健康需求者的角色,而大数据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强大的平台。
说好处
做医生助手当患者帮手
帮医生
帮医生梳理病人
有些手机APP软件,或者网站可以对患者问题进行分诊和、疏导,设置严格有序的多级导诊程序,在患者真正和医生沟通之前,起到了筛选把关的作用,这减轻了很多医生的网络问诊的压力和负担。
当医生的助手
医生助手服务模式的定位是由医生主导,为医生服务的移动端患者管理随访助手。这种服务模式是一个封闭系统,只有在医生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病历在不同医生间的流转,这也充分保护了医生和患者的权益,避免病源流失。App从医疗个性化的管理工具切入,充分调动了医生在医疗资源管理和调配的主动性。
辅助医生开展科研
医生可以在患者入组后,让患者在手机端安装一个科研随访App。这样,患者不仅可以在手机上自动收到下次访视的提醒,医生也能够通过手机APP,与患者直接沟通,并可向患者发送研究注意事项和科普文章等,甚至一些访视内容(如随访表)可以设计成直接通过手机App完成。更进一步地说,如果在平时看病人的时候,就注意积累潜在的患者资源,并通过有效的App能够在随后进行更有效地沟通和维护。这样一旦有合适的临床试验,平时维护稳定的患者群将成为招募病人的一个有效资源,同时,有效的随访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保证。
帮患者
寻医问药更便捷了
以移动APP作为切入点的创新公司,其问诊模式是一个以患者为导向的咨询工具,强调即时性和效率。允许患者悬赏提交医疗问题,由医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专长进行抢答。这种模式,也得到了很多医生的认可,在这个平台上,患者可以自由向医生提问,并根据医生的回答给出满意度评价,医生从中可以获取相应的报酬,评分高的医生被优先推荐,评价越高,医生获取的收益分成比例越高,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质优价的医疗服务价值。
说问题
移动医疗还没那么完美
中国的移动医疗到目前为止,发展核心仍然在前端用技术改变服务模式以及数据收集的阶段。移动医疗缺什么?缺的是如何打通数据、技术和服务,真正拓展到后端诊断、个人健康干预。目前真正有效的模式还没有出现。不过现在很多投资者,包括风投、互联网巨头和产业内公司,在经过了快速发展的一轮前端布局之后,也开始逐渐把触角伸向后端。
目前,在中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大众消费类的可穿戴设备功能简单,主要是跟踪运动量、心跳、体重、呼吸等常规指标,这些可穿戴设备的准确性达不到医学参考的标准。在美国,真正被医生采用作为临床诊断参考的App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测试,而且往往是针对某一方面疾病,有非常精密的准确度。这类属于临床类的App和硬件完全不同于大众消费类,在审批上需要FDA审核,使用的时候有的是医生处方的一部分,可见其专业性。而这类产品目前在中国还没有。
其次,就电子病历本身来讲,最关键的是电子化的实验室报告和各种检查。这也是在中国最难做的。每个医院标准不同,格式不同,且医院之间不通。报告大部分都是纸质的。要想做成电子病历,辅助远程诊断和健康建议,只能靠病人自己上传扫描材料,这个步骤比较麻烦,很多用户和医生不愿意去做。从某几个专科切入的效果可能会比全面铺开更好,针对特定慢性病设计不同的病历模块,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这样比较适合标准化的疾病。
即便如此,目前来看要想真正把前端技术和数据,通过电子病历这个枢纽,和后端服务联系起来,仍然受制于政策对远程医疗的限制和整个医疗行业缺乏电子化档案这个问题,现阶段的电子病历更多的是一种线上到线下的枢纽,帮助病人和医生交流,并最终给出线下治疗的建议和引导。随着公立医院生存压力加大,可能有更多医院愿意让医生通过线上平台来为线下倒流并积累品牌影响力。
苏公网安备 32039502000003号
Copyright © 2005-2014 [www.xzkwjt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