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为收藏 |  在线招聘 |  SSL VPN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院文化 > 领导之窗 > 荣良群 > 正文
今天是 
就医指南
在院十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本篇发布于:2021-01-28 共点击:904次

在变革中开新局 在奋进中谋发展

全面推进现代化医院建设新征程

——2021年徐矿集团总医院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7日

荣良群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徐矿总医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部分: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情况


2020年是总院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异常艰难的局面、异常复杂的形势、异常繁重的任务,我们保持定力、积极应对,在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替的关键时期,全院职工不惧疫情应变局,化危为机开新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救治,夺取了疫情防控和医院发展双胜利。全年业务收入突破11.47亿元,其中本部收入10.82亿元,较去年增加1.35亿元,同比增长14.3%,第三医院实现收入6540万元,同比增长15.2%;完成门诊工作量63.1万人次,其中本部门急诊量46.4万人次(不含体检),同比增长3.1%,门诊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19.2%;第三医院完成门诊量7.28万人次,同比减少15%,门诊收入1513万,同比增长5.7%;完成出院人数5.78万人次,其中本部完成5.3万人次,同比增长5%,第三医院完成4861人次,同比增长34% ;本部完成手术例数31115例,同比增长52.4%;本部职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5.6%。第三医院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7.2%。平均住院日8.4天。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第三批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省“幸福企业”“徐州市百姓放心医院”徐矿集团“先进党委”“先进集体”等荣誉。

1.常态化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压实主体责任。围绕“把好三关、关注三类人员、用好三项关键防控技术、落实三种关键管理措施”,做好两个保障,实现了两个目标。强化防控责任落实,防控办公室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防控工作方案,机关科室负责人实行联系点包挂管理,机关后勤干部职工开展北门带班值班,督促疫情防控常态长效管理。同时,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院分别于2020年1月26日、2020年2月13日派出两批援鄂医疗队出征,以杜永亮、李海泉为队长、共计20人的徐矿总院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开展应急驰援,圆满完成阶段性救援任务。自2020年2月6日起,院多批次派出韩大贺、郭毅等9名医护人员支援市传染病院。选派5人参加昆山专列转运支援,受到徐州市外事办的充分肯定和书面嘉奖。同时,选派人员赴新疆喀什、石家庄等抗疫一线参与救援,用实际行动展现总院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得到了徐州市委市政府、徐矿集团党委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2.业务指标逆势增长。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病人收治,特别是去年2-3月份疫情最严重时期,许多医院不敢接诊病人是普遍现象。我院在抓好疫情防控、确保医疗安全的基础上,全院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收治病人,在全市率先实现业务量恢复,3月份实现正增长,4月份实现出入院病人增长10%、手术量增长35%的逆势增长,危重病人收治及急诊手术量居全市前列,为保证全市百姓正常就医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骨二科(创伤外科)、放疗科、心内科、肿瘤内科、介入科等科室的出院病人量及手术量大幅增长,为医院扭转运营局势、实现年终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坚持开展院科两级质量活动,加强信息化质控及质控指标的督导考核,分析研究质量安全问题,实行清单制闭环管理。通过PDCA等管理工具,提升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获得2020年全国品管圈大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品管圈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徐州市品管圈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抓好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上线首页质控系统并进行全员DRG知识培训,为适应DRG付费改革打好基础。

4.抓好七大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护理、院感、消防、生产、信息、经营七大安全管理体系,从组织制度、预案流程、技术方案、培训演练等内容持续加强。下发“三防”方案,加强培训并严格考核。严格依法执业,邀请省医学会专家和院法律顾问开展全员培训。落实好国家、省、市安全生产相关会议要求,抓好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落实,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5.学科技术实力持续提升。一是强化专科能力建设。放疗科获批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9个专科完成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现场评审。牵头成立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和淮海经济区微创骨科联盟。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合作,成立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防治淮海中心。与萧县中医院共建医联体合作。成为中华护理学会京外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徐州市消化内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加大与国际、国内一流医院和专科合作,柔性引进专家和专家团队,4个项目成为徐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重点专科建设培养项目;柔性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团队1个、专家3人。通过绩效分配倾斜、人员保障、政策引导,促进亚专科建设。二是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开展技术盘点和特色技术评选,制定推动技术创新的方案和措施,2020年完成新技术立项126项,已开展108项,其中开展标志性技术21项。

6.不断加大人才梯队培养。实施全院核心人才盘点,做好人才引进招聘工作,成功引进博士3名、硕士56名,3名引进的成熟人才获批徐州市全职引进高层次特聘人才。持续实施人才导师制培养,启动共30个临床科室、50名导师、59名学员的第三批人才导师制培养工作。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继续落实医师晋升主治前急诊轮转3个月以上、晋升副高前医务处和基层轮转1年以上政策。共选拔35人到国内一流医院进修学习。

7.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市内首批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持续完善互联网医院App功能,推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徐州首家通过国家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完成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持续推进电子病历功能建设和应用,全市率先完成DRG软件上线及应用,实现与市医保DRG数据对接。完成HRP系统的全面上线与应用。积极开展基于5G网络的移动医疗项目试点。推进完善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中心建设,构建上下联动平台,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对基层医院辐射能力。

8.持续推进优质服务。深化优质服务系统工程,加大培训力度,抓好窗口单位服务指南落实。优化内训模式,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和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医院服务品质管理暨优质服务标杆医院公益学习论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制定下发患者满意度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出院病人随访和一日就医体验志愿服务。成立徐矿总医院健康大学,充分发挥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相关优势,融合相关健康服务,实现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联动管理,创立多学科、大数据、信息化的健康服务平台。推进管理部门服务创新,医保科、医务处、健康服务部等部门积极与临床实现无缝对接,优化服务流程。

9. 加强科研教学管理。一是夯实教学工作。共接收徐州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驻点本科学生72名。疫情期间完成23门线上课程,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完成徐州医科大学专硕研究生招生9人。顺利通过国家独立住培基地验收。完成省级继教项目9项,市级继教项目29项。二是提升科研水平。2020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卫计委课题2项,徐州市卫健委医学科技创新课题4项,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淮海科技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15项,徐州市发明协会科技人才奖2项,科技创新奖1项;发表SCI论文16篇,中华系列论文9篇。三是积极开展药物试验和医疗器械试验,目前在研项目31个,其中药物18项,体外诊断试剂盒13项。

10.强化院、科两级经营管理。克服疫情影响,加大病人收治力度,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快周转、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运营效率和单床创效水平。加快推进HRP系统上线。助孕生殖中心、互联网医院、检验中心合作等业务拓展,初步形成医院新的增长点。开展科室经营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持续做好成本管控,全年药占比24%,耗占比22.8%。

11.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徐矿集团党委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三讲”教育活动,深化“走访转”活动,开展院领导包保弱势科室帮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积极传播凝聚正能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党员自愿捐款74800元支持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继续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关注职工福利,调整中夜班费和餐饮补助标准,提高职工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0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十三五”以来的工作,医院以集团公司医疗产业战略重组为契机,实施“三引进、一联合”和“八大建设”,实现了三级甲等医院创建目标,学科建设、医疗质量、技术服务水平、医教研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一是敢于创新,主动作为。2016年,医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2017年成功晋升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了安全、质量、效益的稳步提升。在业务指标方面,业务收入由2015年底的5.8亿元增加到10.8亿元,本部出院人数由2015年的3万人次增加到今年的5.2万人次,手术例数由2015年的8575例增加到今年的3万例。同时更新了核磁共振、高端CT、车载CT,DSA、ECT、直线加速器等一批高端大型大型设备。

二是解放思想,踏实奋进。积极打造优势学科品牌,省级重点专科从1个发展到5个。整合学科、细分亚专业,促进骨科、神内、普外、心内等亚专科建设,激发学科发展新活力。以专病专技为切入点,打造区域性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徐州市卫健委第一批胸痛、创伤、卒中三大救治中心。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对外与国内知名医院“联姻”,柔性引进115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特聘专家或首席专家。对内加快实施“1361”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目前医院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22人,在读博士、硕士108人,其中医师系列博士、硕士占医师总数的54.3%。

三是加大合作,探索发展。与北京、上海、南京等知名医院互动交流,借助外力快速形成具有总院诊疗特色、竞争优势的专家团队和技术品牌。近年来,先后成立了李兆申院士工作站、钦伦秀肝胆肿瘤特级专家工作站、肖建如脊柱外科特级专家工作站、淮海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及内分泌疑难病会诊中心,率先成立了淮海卒中联盟、淮海微创骨科联盟、淮海消化内镜专科联盟、淮海疼痛专科联盟等专科医联体。柔性引进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得到市政府资金及政策支持。

四是关心职工、关爱民生。倾力打造“家文化”,坚持每年为职工办实事,注重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施薪酬和绩效改革,对照政府办公立医院薪酬待遇大幅度调整职工固定工资,稳定了职工队伍,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5年间实现职工收入翻一番,让职工共享医院发展成果。

同志们,前进的道路没有奇迹,只有足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股东方和医管公司的坚强领导和政策支持,得益于以各位代表为首的全院干部职工的解放思想和共同奋斗,特别是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科室和个人:放疗科成功创建江苏省重点专科,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心内科在高值耗材大幅降价的影响下,收入和手术量仍实现大幅增长;骨科业务收入1.7亿,加上手外科突破2.1亿元,是我院创收创效的龙头科室;神经外科业务收入增长42.9%,手术人数增长58%,是全院增幅最高的科室;肿瘤内科利用现有床位资源,加快病人周转,通过效率创效,出院人数同比增长33.4%;急诊科不分昼夜坚守防控一线,收治疑难危重患者,业务收入增长61.7%;检验科克服困难、争分夺秒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是我院疫情防控的坚实后盾。第三医院骨科业务收入增长91%、手术量增长150%,三四级手术量增长201%,是止亏创效的“排头兵”。优秀科主任、护士长带领全科人员不畏疫情、齐心协力奋战在临床一线,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优秀诊疗组长、优秀员工和管理人员在学科建设、创新管理、科研教学、优质服务等各方面都为全院职工作出了表率。科技创新能手、青年科技标兵努力在科技创新上出成果,为推动“科技兴院”添砖加瓦。在此,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对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科室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全院职工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面总结十三五的工作,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不能忽视问题。优质病源不足特别是门诊量不足是制约医院发展的首要问题;诊疗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医院管理方面,精细化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还有下降空间;在学科技术方面,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特色专科影响力不高,薄弱科室创收创效较差,对照2020年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部分监管指标及科室技术水平还不达标;在人才方面,成熟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困难,影响了部分学科发展;第三医院亏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扭亏增效迫在眉睫: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分析和反思,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十四五期间认真落实整改。


第二部分:形势任务分析及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考


2021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总院“十四五”规划由此开局,全面建设现代化医院大幕由此开启。面临DRG支付方式变革、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面铺开的背景,全院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都要认真分析形势,围绕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确保圆满完成规划目标。

一、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是疫情防控风险。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医院病人收治、医疗安全的多重压力,使我们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今年医院的最大风险是疫情防控,一旦出现问题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发展。

二是医保管理风险。DRG支付方式改革及医保基金监管加强,对医院成本管理和规范化诊疗提出更高要求。DRG支付方式改革将导致徐州医保定额乃至医疗市场格局重新调整,《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条例》推行及医保密集检查,对查处的问题处罚力度很大,促使医院进一步规范医保基金使用。

三是政策风险。在增收方面,国家耗材集采政策降低了心内、骨科等主力科室收入,新的增长点培育还需要较长过程。在成本方面,今年社保减免政策取消,同时医院拟再次调整职工固定薪酬,使整体运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四是2020年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出台,对医院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标准》由之前的现场检查、主观定性、集中检查为主的评审形式,转向以日常监测、客观指标、现场检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审工作模式,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日常监测数据在评审综合得分中的权重为60%。这对医疗机构日常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是门急诊综合大楼等基建工程施工,对院内环境、车辆停放和就诊秩序造成影响,急需拿出适宜的应对方案。

二、面临的机遇

一是医保相关利好政策。DRG支付方式启用代替了总额预付制,医保实现全市统筹,取消转诊限制,以及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为我院提供了扩大规模的良好契机;省级工伤保险统筹,将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伤基金不足这一长期困扰医院的问题;医保门诊选定点政策调整为我院在医疗市场重新布局带来良好机遇。

二是体制机制优势。对照政府办公立医院,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在特需服务、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都能够做足文章,在新一轮徐州医疗市场重新布局中赢得先机。

三是软硬件逐步改善。医教楼及过渡门诊投入使用,新购置及更新PET-CT、CT、核磁共振、DSA等设备投入使用,门急诊综合大楼开工建设,将逐步改善医院就诊条件。

三、十四五期间战略思考

1.总体定位:建设淮海经济区一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一流的三级甲等股份制医院。

2.服务定位:立足徐州,服务淮海。

3.总体目标:围绕一体两翼(以临床医疗为主体,同时推动科研、教学两翼协同发展),以总院为龙头,推进第一、第二和第三医院协同发展。实施十大建设,力争2025年末诊疗人次超过100万,实现收入19亿元以上,争取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新增3-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60%以上,建设2-3个居淮海经济区领先地位的品牌专科,进入徐州医疗机构综合实力前三强,全国非公医院排名前十强,成为淮海经济区一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一流的三级甲等股份制医院。

4.实施路径:紧紧围绕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部署,以淮海医院管理集团战略规划为指导,从打造“名院、名科、名专家”的“三名”战略入手,围绕“规模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技术建设、信息化建设、质量建设、科教建设、服务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十大建设,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第三部分 2021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2021年,医院坚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开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新征程,围绕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十大建设目标”和“三名”建设方案,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技术创新、落实三甲标准管理和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依靠“学科、技术、人才、质量、服务、市场、绩效、信息、文化、党建”十轮驱动,通过“强技术、提服务、精运营、快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

1.医疗、经营目标:

总院业务收入11.58亿,结余3900万,分院业务收入7200万,亏损控制700万以内,门诊工作量增长15%以上,出院病人增长10%以上,疑难危重病人占比30%以上,手术量增长15%以上,三四级手术率70%以上,四级手术占比30%以上,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在8.2天以内。

2.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院内零传播,医务人员零感染。

3.加强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建设,打造医院品牌影响力。

4.按照三甲标准,加强基础管理。

5.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工程,打造有温度医院。

6.加强院、科两级经营管理,提升医院运营能力。

7.持续抓好教学科研管理。

8.加快推进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

9.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医院。

10.实施薪酬和绩效改革,提高职工收入。

11.加强对第三医院帮扶,集团内医共体建设,推进学科一体化。

12.加强党建文化建设,打造廉洁幸福医院,继续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

三、保障措施

1.坚持“保增长、调结构、降成本、控风险、提效益”的经营总策略,确保完成医疗经营指标。

充分发挥十大创效手段。一是发挥优势学科创效作用,力争超额完成经营指标;二是发挥技术创效作用,如PET-CT、助孕生殖等技术创新,重点支持有创科室发展;三是发挥门诊创效作用,加强专科专病特色门诊建设,持续改善门诊服务,持续加大对门诊定点取消政策的宣传,融入周边社区发展;四是发挥市场创收创效作用,力争省外病人增长20%以上,优质病人增加15%以上,拓展整形美容、助孕生殖等特需市场。创新营销模式,集中力量开发省外市场,特别是对省外薄弱地区的市场开发。同时,发挥医联体作用,加强集团内部医联体、省外医联体和泉山区第二医疗集团建设,通过医联体推动病人转诊、品牌宣传;五是发挥规模创效作用,设置200张床位的医教楼即将投入使用,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积极为有收治潜力的科室增加床位;六是发挥设备创效作用,运用好新CT、MR、DSA、PET-CT、放疗设备和检验中心等设备创效;七是发挥科研创效作用,争取扩大GCP范围和专业,力争创效400万以上;八是发挥管理创效作用,继续利用单病种及DRG付费政策,选择最佳结算方式。争取今年结算和明年定额,以及工伤省级统筹政策,提高医院结算率。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将医疗赔偿控制在3‰以内。加大与商保的合作,为参保病人提供便捷的服务;九是发挥信息创效作用,借助外力做好互联网医院应用和运营,通过信息化建立病员管理中心,加强病人随访、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十是培育新的增长点创效,积极拓展有潜力科室、助孕生殖中心试管婴儿项目、PET-CT项目、心肺康复项目等科室业务达到增收创效。

多措并举降低运行成本。一是加强成本管控。继续严控药占比和耗占比,节约水、电、汽等能源消耗;控制人力成本,继续落实定员定编定岗,严控管理岗位、后勤岗位人员调入,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升人均创效能力;加强物资进、领、存的管理。二是根据医保定额和结算状况,调整病人结构,控制坏账率不超过9%。

2.严格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院内零传播和医务人员零感染。

一是克服麻痹思想,把疫情工作当作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继续围绕”把好三关、关注三类人员、用好三项关键防控技术、落实三种关键管理措施”的“四个三”方针,做到四个“全员”,做好两个保障,实现两个目标。二是做好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陪人和医院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要严格落实“应检尽检”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是强化防控责任落实,院领导、机关科室负责人实行包挂管理,督促各临床科室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继续实施机关后勤中层干部包保科室和院北门值班制度。四是认真做好院内疫情传播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防控措施,严格抓好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室、CT室、急诊和呼吸内科等高危科室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3.制定落实“三名”建设方案,从“十四五”发展的战略高度部署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打造医院品牌影响力。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总院名医。继续实施1361人才培养工程,按照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一批优秀人才重点培养。落实主治医生晋升副高前到国内一流专科进修学习制度,鼓励科主任、诊疗组长和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每年到国内一流医院围绕专病专技短期进修学习。落实医师“三化”培养即住院医师全科化、主治医师专科化和高级职称专病专技化培养。继续推进院内和集团内导师制培养方案,抓好方案落实和考核。继续落实科主任人才培养责任,将科室人才培养纳入科主任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晋升晋职、聘用等评价依据。加大人才引进,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柔性引进国内、省内一流专家作为科室特聘和首席专家,推进学科发展。按照市场价值,引进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学科带头人和实用性人才。支持优秀学科带头人牵头申报成立徐州市医学会和医师协会的各类专业委员会。拓展政府各类人才的申报途径,继续推进院优秀人才申报各类政府人才。支持学科带头人承办各级学会年会,申报各级继教学习班。支持各类人才申报各级专业研究课题,开展临床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研究,发布高质量研究论文,申报各级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引进奖,提升学科业内影响力。改善人才评价方法,由定性评价转变为以量化为主的评价标准,建立各级各类人才评价考核体系。

二是加强专科建设,打造总院名科。从省市重点专科中,选拔一批在本地区有明显技术发展优势的专科,加大人才、设备、科研投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2-3个淮海经济区最具影响力的专科,培育一批省市重点专科的后备专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差异化技术发展策略,围绕省三级医院技术标准、国家综合医院服务能力要求及各专业的前沿技术,确定年度技术创新项目,并把开展新技术完成情况,与科室和各级各类人员量化考核挂钩,与评先评优、岗位聘用、晋升晋级挂钩,鼓励以专病专技为切入点来全力打造特色专科,重点发展有创科室,尤其微创外科、数字外科、机器人外科、杂交手术等。采取整分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批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中心如消化病中心、脑病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脊柱微创外科中心、糖尿病中心、甲状腺病中心、肿瘤精准治疗中心等。继续推进省市重点专科的亚专业建设,继续与国内一流专科对接,柔性引进专家和专家团队,快速提升专科技术水平。借助外力,加强中医、病理等弱势学科建设。

三是提升技术、运营和服务水平,打造医院发展三大品牌。将精湛的临床技术、高效的运营能力、卓越的服务文化打造成医院发展三大支柱品牌。

四是加大“三名”建设宣传力度,塑造总院“三名”品牌。围绕 “三名”发展战略做好策划宣传,通过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相结合,讲好总院故事、讲好专科故事、讲好专家故事、讲好健康教育,塑造好医院、专科、专家的品牌。培养全员宣传意识和能力,当好总院宣传员。借助外力改进宣传营销手段,打造品牌宣传阵地。

4.按照三甲标准,做好基础管理。

严格按照新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国家三级医院绩效考核标准,对标找差,强化检查与考核,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制定院科两级质控目标,每月开展质控活动,将质量安全目标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推行精益管理,持续开展品管圈大赛活动。持续开展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医疗、护理、院感、消防、生产、信息、经营七大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和落实“意识+责任+标准化”安全管理方案。继续实施患者安全目标,职能部门持续开展安全培训进科室。坚持做到“一提高、两保持、三突出、四抓好、五关键”,突出抓好院科两级“三防”方案的细化和落实,将院内可预防死亡降为零,将医源性伤害降到最低。继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注重院内感染的控制和管理,确保不发生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落实医患沟通 “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全面、四项内容、五个避免”的总体要求,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加强医务人员三基培训考核,重点加强危重病人救治能力培训,提升危重病人识别处理能力。发挥九大委员会作用,定期开好质量安全会议和科主任联席会。加强综合目标考核,加大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加强医院法治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法务工作机制,防范医院法律风险,提升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

5.继续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打造有温度医院。

一是根据各级卫健委要求,进一步完善优质服务实施方案并强化落实,提升患者满意度。二是抓好全员优质服务培训,制定落实好服务指南,把服务指南从服务小说制作成服务剧本,实现服务标准同质化。开展感动服务、用心服务和服务竞赛,推进服务持续改进。三是定期开展病员满意度、推荐度和忠诚度评价,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和考核。用好院内、第三方及政府对医院服务满意度的测评结果和病员投诉意见,不断发现服务短板,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持续抓好整改措施落实。四是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优质服务理念和细节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五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病人就医体验。制定院内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时要优先考虑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六是强化院大门、门诊、收费窗口等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用好窗口服务评价系统,选树优质服务典型和案例,对窗口单位实行竞聘上岗,对末位人员进行待岗培训学习再上岗,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七是细化门诊管理,改善就诊流程,用好预约服务,提高门诊病人满意度。八是用好徐矿总院健康大学服务平台,对病人、家属及社会公众开展线上线下健康教育。九是成立病员管理中心,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建立集病人随访、预约、咨询、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24小时服务平台。十是继续推进管理服务下沉,职能部门主动深入基层为临床服务,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6.加强院、科两级经营管理。

一是坚持“保增长、调结构、降成本、控风险、提效益”的经营总策略不动摇。二是做好院、科两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抓好内部培训,启动外部培训,重点加强经营助理培训,提升院、科两级经营管理能力。三是通过HRP实施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坚持目标导向,体现效率效益,通过绩效考核有力推动年度目标和战略目标实现。四是加强成本管控。实施科室全成本核算并定期通报,提升科室经营理念,制定完善内部服务价格。五是强化预算管理,发挥预算在风险管控中的作用,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

7.加强科研教学管理。

一是量化科研目标。力争获得1项国自然,2项以上省课题、2项以上省卫健委新技术引进奖、2项以上省卫健委课题,4项以上淮海科技进步奖,5项以上市课题、10项以上市卫健委新技术引进奖、5项以上市卫健委青年课题,15篇以上SCI论文,15篇以上中华系列论文,每月通报科室科研指标完成情况。二是完善院、科两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确保规培通过率100%。三是加强研究生管理。制定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按时毕业率100%。四是加强本专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不发生教学事故,确保学生安全。五是加强进修实习管理,确保进修实习质量。六是加强GCP管理,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力争创效400万以上。七是继续申办好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扩大医院在基层影响力。八是办好徐矿总医院健康大学,打造医院品牌。

8.加快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

做好门急诊病房综合楼开工建设、核医学科建设、污水处理站改扩建、立体停车场建设、食堂扩建等工程。加强基本建设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加快新核磁共振、DSA、CT购置,快速推进配套机房改造、环评和卫评工作。积极争取达芬奇机器人配置计划。

9.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医院。

一是做好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影像中心,将信息化平台作为纽带拓展市场,建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扩大影响力。二是加快5G基站建设,建设基于5G的移动医疗、移动护理;三是更新电子病历系统,申报国家电子病历5级测评工作。四是建立病员管理系统。五是推进信息化软件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信息化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六是申报国家5G+矿山医疗救护项目。

10.实施薪酬和绩效改革,提高职工收入。

开展市内薪酬调研分析,积极为职工增加收入。积极推进新绩效方案,确保职工收入与医院效益同增长。

11. 加强对第三医院帮扶,做好集团内医共体建设,推进学科一体化。

一是继续开展学科帮扶,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一体化,打造三院特色专科品牌。二是继续开展管理帮扶,按照“保增长、调结构、降成本、控坏账、提效益”的总策略,加强对三院财务管理、成本管控、运营管理、医保管理的规范化指导,提高三院经营管理水平。在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电力保障、基建项目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提高三院后勤保障能力。三是帮助三院充分利用好政府对基层医院的医保政策,将社区服务中心与二级医院分设运行。四是强化分院运营考核。制定分院考核方案,领导班子收入、职工收入与医院效率效益和减亏目标完成情况挂钩。五是做好集团学科一体化工作。推进对三院组团式帮扶向纵深发展,年内组团式帮扶专业科室至少新增2个以上、新增1-2个专业科室实现运营管理与学科建设实质性一体化。分别向一院、二院下沉专家6人以上,开展学科一体化合作的专业科室各增加2个以上。

12. 加强党建文化建设,打造廉洁幸福医院,继续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

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党建和医院文化建设。持续深化“三讲”教育活动,全面营造正气充盈、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全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化“走访转”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不断深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加强民生建设,继续坚持为职工办“十件实事”:关心职工身体健康,不断优化体检方案,为在职和退休职工免费体检;开展青年联谊,解决青年婚恋问题;为职工送生日蛋糕;开展女职工关爱行动,减轻本院职工、独生子女就医负担;关注职工福利,改善食堂就餐环境和饭菜质量;继续开展金秋助学及生活困难职工慰问帮扶;给大病职工及特殊疾病女职工发放补助;开展薪酬调研分析,积极为职工增加收入;适时开展各类先进及即将退休职工外出疗养;发放退休职工纪念章,提高职工凝聚力。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中国十二生肖中的牛年。新的一年,我们要大力发扬“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合作精神、脚踏实地永不松套的实干精神、负重前行不甘落后的争先精神、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奉献精神”,当好总院十四五开局的“拓荒牛”、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孺子牛”,以建设双一流医院的高分答卷,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新春佳节将至,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备案序号:苏ICP备10002942号
联系地址:徐州市煤建路32号 咨询邮箱:xkzyyxc@163.com 邮编:221006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苏公网安备 32039502000003号

Copyright © 2005-2014 [www.xzkwjt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